HPV是人乳頭瘤病毒的英文簡稱,是尖銳濕疣的感染病毒,在尖銳濕疣患者的體內可以檢查出HPV病毒,HPV感染尖銳濕疣分為三種類型:潛伏性感染、亞臨床感染及臨床感染,或稱潛伏期,亞臨床期及臨床期。
1、潛伏期:
是指從病人發生不潔性交或接觸帶有HPV的物品后到亞臨床期皮膚損害出現前這一段時間。美國加州一所大學在對467名女大學生作健康檢查時發現,子宮頸及外陰部檢查的HPV陽性率達46%。說明在人群中HPV的潛伏性感染率是不低的。潛伏期患者僅僅是HPV攜帶者,不但肉眼看不到疣體,組織病理學上亦未發現有尖銳濕疣的表現,醋酸白試驗也是陰性,只有用像PCR、原位雜交等高度靈敏的方法才能檢出HPV,但此期患者是重要的傳染源之一。
2、亞臨床期:
已引起廣大臨床醫生的重視,國內外有關這方面的報道也較多。亞臨床期尖銳濕疣的臨床表現不明顯,通常通過醋酸白試驗來證實:在經過5%醋酸液涂抹及浸泡之后,出現有光澤、均勻一致、邊緣清楚或散布、針頭帽大的變白區。這種臨床不易發現的皮疹可以單獨存在或與典型皮損并存。亞臨床期皮損的表現主要有以下三種形態:
①微小無蒂疣,直徑1~3mm,單個或數個,主要見于干燥部位,尤其是陰莖體部。若皮損太小,則易被忽略。
②微小的乳頭狀隆起,呈絨毛狀,有時多數小突起融合形成顆粒狀外觀,多發。這種皮損多發生在陰道前庭、陰道口、小陰唇、陰唇后系帶及陰道等部位,可伴有瘙癢和燒灼感。
③外觀正常的斑狀皮損,主要見于陰莖、女性外陰、宮頸和陰道,常為多灶性。此種皮損只有經過醋酸白試驗使之發白后才能識別。
3、臨床期:
是由潛伏期或亞臨床期發展而來,常有典型的臨床表現。皮損初起為單個、散在或集簇的淡紅色丘疹,針頭大小,呈圓柱狀,境界清楚。以后丘疹逐漸增大,數目增多,表面濕潤且凹凸不平,最后可融合成乳頭狀、菜花狀或雞冠花狀,根部有蒂,表面呈灰白色、污灰色或紅色。疣的乳頭間可有滲液,重者可有糜爛、出血,極易并發細菌感染,因此常有膿性分泌物郁積,伴惡臭。局部可有壓迫感和瘙癢感。極少數患者皮損可侵犯深部組織,并生長迅速,形成一巨大疣體,稱為巨大尖銳濕疣,臨床上與鱗癌鑒別困難,如巨大濕疣,少數可以癌變。直腸內尖銳濕疣可出現疼痛,較大的損害可有里急后重感。
臨床治療尖銳濕疣時,應根據病毒感染的類型以及患者的病情、體質等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進行對癥治療,因此,患者在發現疾病后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,遵循醫囑進行對癥治療,這樣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。
南京優嘉病毒疣醫學研究所(www.sitodruk92.net)提醒: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作為臨床診療依據!